硫酸铜是沉淀吗-忆江南古诗的意思
精品文档
2012年12月初三物理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组卷:余志臻
一.解答题(共15小题)
1.(2012?咸宁)冰壶运动是冬
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
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
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
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
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
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滑动
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
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
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
___ ms.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
2
,冰壶的体积为8×10
-
3
m
3
,则这种花岗
岩的密度为多少?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解: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1)冰刷扫冰,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
br>高,达到冰的熔点熔化成水,存在于冰面和冰壶之间减小了冰壶滑行时的摩擦力.
s
(2)知道投掷线到营垒圆心O的距离,和冰壶移动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
求这段时间冰
t
壶运动的平均速度;
m
(3)知道冰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 求组成冰壶的花岗岩的密度;冰壶对冰面
的压
V
F
力等于冰壶的重力,知道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p=
求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
S
的压强.
解答:
解:(1)用毛刷擦冰壶运行
前方的冰面,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
到熔点熔化,在冰面和冰壶之间形成水膜,
减小了冰壶和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s30m
(2)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v===2ms;
t15s
(3)组成冰壶的花岗岩的密度:ρ=
20kgm
33
==
2.5×10kgm,
?33
V
8?10m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p=
FG20kg?10Nkg
===1×10
4
Pa.
?42
200?10m
SS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br>故答案为:(1)减小;(2)2;(3)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2.5×10
3
kgm<
br>3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
冰面的压强为1×10
4
Pa.
点
评: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减小摩擦的方法、速度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
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属于难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2.(2012?
临沂)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某次试潜顺利完成下潜5000m的深
度,此次下潜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6ms,潜到最深处时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达到
5×10
7
Pa.
(1)求“蛟龙”号本次下潜过程所用的时间约为多少?
(2)如果“蛟龙
”号潜水器的一个观测窗的面积约为0.03m
2
,则潜水器最深处时海水对观测窗的压
力约为多大?
解: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s
分析:
(1)已知潜水器下潜的速度和深度,利用t= 计算下潜所用的时间;
v
(2)已知海水的压强和作用面积,利用F=PS计算受到的压力.
解答:
(1)潜水器下潜所用的时间为t==
s
v
5000m
≈8333s 0.6ms
(2)观测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F=PS=5×10
7
Pa×0.03
m
2
=1.5×10
6
N
答:(1)潜水器下潜所用的时间为83
33s;(2)观测窗受到的压强为1.5×10
6
N.
点评:
平时要关注科技,关注社会,留心物理规律在新技术、新发明方面的应用.
3.一底面积为25cm
2
的烧杯,直立浮于水中.若用吸管从烧杯中取出100cm
3
液体,则浮于水中
的烧杯会上升3.4cm,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
m
3
,求
此液体的密度.
考点:
密度的计算;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分析:
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等
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烧杯
上浮后减小的浮力等于液体减小的重力.
解答:
解:烧杯上浮后减小的浮力等于液体减小的重力F
浮
=G
减
=ρ
水<
br>gV
减
=ρ
液
V
吸
g,
所以ρ
液
=
?
水
V
减
V
吸
=
?
水
S?h
1gcm
3
?25cm
2
?3.4cm
V<
br>吸
=
100cm
3
= 0.85gm
3
.
答:此液体的密度0.85gcm
3
.
点评:
本题考查物体漂浮时
浮力等于重力,以及浮力公式的应用,此题的难点是减小的浮力等于液
体减小的重力.
4.(2012?梅州)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
图.该装置主要由不计重力的滑
轮C、D,长方体物块A、B以
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块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块B
通
过细绳与滑轮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
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ON
=1:2.已知物块A
的密度为1.5×10
3
kgm
3
,底面积为
0.04m
2
,高1m,物块B的
重力为100N.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
擦均忽略不计,
g取10Nkg.求:
(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物块A所受的拉力大小;
(3)若水位发生变化,当电子秤的示数为55N时,求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考点: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
(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求出底部所处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
h求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求出物块A的体积(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块
A所受的拉力;
(3)①当电子秤的示数为55N时,求出杠杆
N端受到的拉力,知道力臂关系,可求杠杆M端受
到的拉力;
②由于滑轮组不是由一股绳子缠
绕而成,对每一个动滑轮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求滑轮组对A
的拉力;
③A受到的拉力加上
浮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据此求A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
=ρ
水
V
排
g求排开水的体积,利用V
排
=Sh
浸
求物块A浸入
水中的深度.
解答:
解:
(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所处的深度:h=1m,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ρgh=1×10
3
kgm
3
×10Nkg×1m=1×10
4Pa.
(2)物块A的体积:V
A
=0.04m
2
×1m=0
.04m
3
,物体A重:
G
A
=ρ
A
V
A
g=1.5×10
3
kgm
3
×0.04m
3
×1
0Nkg=600N,
∵物块A没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
排
=V
A<
br>=0.04m
3
,
物块A所受的浮力:F
浮
=ρ
水
V
排
g=1×10
3
kgm
3
×0.04m
3
×10Nkg=400N;
物块A所受的拉力:F
拉
=G
A<
br>-F
浮
=600N-400N=200N;
(3)①电子秤的示数F
示
=G
B
-F
N
,则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
F
N
=G
B
-F
示
=100N-55N=45N,
∵杠杆平衡,MO:ON=1:2
∴F
M
L
OM
=F
N
L
ON
,
∴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 F
M
=90N;
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
擦均忽略不计,滑轮D受到向下的拉力:
F
D
=2F
M
=2×90N
=180N,
滑轮C受到向下的拉力:F
C
=2F
D
=2×180N=360N,
∴滑轮组对A的拉力:F
拉
A
=F
C
=360N;
③∵F
拉
A
+F
浮
=G
A
, ∴F浮
=G
A
-F
拉
A
=ρ
水
V
A
g-F
拉
A
=1.5×10
3
kgm
3
×0.04m
3
×10Nkg-360N=600N
-360N=240N,
∵F
浮
=ρ
水
V
排
g, ∴V
排
=
F
浮
240N
==0.024m
3
,
33<
br>?
水
g
1?10kgm?10Nkg
V
排
0.024
m
3
∵V
排
=Sh
浸
, ∴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h
浸
===0.6m.
S
0.04m
2
答:(1)当物块
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
4
Pa;
(2)当物块A的顶
部刚没入水面时,物块A所受的拉力为200N;
(3)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6m.
点评: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浮力的计算、液
体压强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点在第
三问,注意滑轮组不是由一股绳子缠绕而成,要对每一个
动滑轮受力分析,进行计算,易错点!
5.(2008?赤峰)如图所示,是一台饮水机的
结构示意图,控水槽中浮体与阀门固定相连,水桶
中水流向控水槽,使浮体和阀门上升,控水槽中水位上
升到一定程度时,
阀门关闭,桶内的水停止向控水槽流动.已知阀门的横截面积为1cm
2,不
计大气压强,浮体和阀门的总重力为0.1N(g取10N㎏)求:
(1)若一桶饮用水的最高水位达45cm,此时阀门受到水向下的压强是多
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为有效关闭阀门,此饮水机的浮体体积至少为多大?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
(1)已知了水的密度和深度,直接代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2)已知阀门受到的压强和阀门的面积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阀门上的压力;
对浮体的受力分析可知它共受到3个力即浮力、重力、支持力(大小等于压力),其关系为
浮力
=重力+支持力,计算出浮体受到的浮力;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浮体体积.
解答:
解:(1)阀门受到水向下的压强 p=ρgh=1.0×10
3
kg
m
3
×10Nkg×0.45m=4.5×10
3
Pa;
(2)阀门受到的压力 F=ps=4.5×10
3
Pa×1×10
-
4
m
2
=0.45N;
浮体受到的浮力F
浮力
=F+G=0.45N+0.1N=0.55N;
饮水机的浮
体体积v=
F
浮力
0.55N
==55×10
-
6
m
3
=55cm
3
;
33
?
g
1.0?
10kgm?10Nkg
答:(1)若一桶饮用水的最高水位达45cm,此时阀门受到水向下的压强是
4.5×10
3
Pa;
(2)为有效关闭阀门,此饮水机的浮体体积至少为55cm
3
.
点评:<
br>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压力、浮力的结合计算,难度大.计算过程注意单
位的换
算问题.
6.“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1台“
浮力秤”,将厚底直筒
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已知玻璃杯质量是200g,底面积是30cm
2
,高度为15cm,(ρ
水
=1×10
3
Kgm
3
g取10Nkg).
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所受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多少?(即量程).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
(1)由于该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2)可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该玻璃杯在水中的V
排
,然后再用V
排除以底面积,就可以算出杯
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
,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杯子的体积,
即为最大V
排
,然后根
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减去第(2)问
中的浮力即为该浮力秤的最大
称量.
解答:
解:(1)杯子的重力:G=mg=0.2kg×10Nkg=2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
浮
=G=2N;
(2)由F
浮=ρ
液
gV
排
得:V
排
=
F
浮
,则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V
排
?
液
g
=
F
浮
2N
-
4
==2×10m
3
,
33
?<
br>水
g
1.0?10kgm?10Nkg
V
排
2?10
?4
m
3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67m;
S
3
0?10
?4
m
2
(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15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
浮力最大,F
浮
′=ρ
水
gV
33
10Nkg×30×10
-
4
m
2
×0.15m=4.5N,
排
′=1.
0×10kgm×
则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F=F
浮
′-F
浮
=4
.5N-2N=2.5N.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答:(1)将杯子
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是2N.(2)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是
0.067米.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2.5N.
点评:
本题中计算浮力用到了两种方法:一
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计算(它是通用公式),二是根
据F
浮
=G去计算(它只适合于
漂浮或悬浮).要明确: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一个最大值,
那就是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
=V
物
.不过该题中玻璃杯是不能浸没在液体中的,因为它的上
端是开
口的.
7.(2012?娄底)为应对菲律宾对我国领土“黄岩岛”的不断挑衅,中国“向
阳红06”海监船已启程赴
南海维权,如图所示.“向阳红06”船总长91米、船宽14.7米、船底深7.6米,满载排水量4900吨,最大航速13.5节(约
25kmh),续航力1500
0海里,是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
合海监船.(海水的密度为1.0×10
3
kgm
3
,g取10Nkg)
(1)满载时,“向阳红06”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船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6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是多少?
(3)“向
阳红06”船在某处执行任务时,以18kmh的速度匀速航行6小时,巡航的路程为多少km?
6若巡航时海水阻力为1.0×10牛顿,则这一过程中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
分析:
(1)浸
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已知轮船的排水量,可以得到排开
的水重,也就得到了轮
船受到的浮力;
(2)已知海水的密度和船底所在的深度,利用P=ρgh计算船底受到的压强;
(3)已知轮船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可以得到行驶是路程;
因为轮船匀速航行,所以推进力等
于海水阻力;已知推进力和行驶的路程,利用公式W=FS计算
推进力做的功.
解答:
解:
(1)船的排水量为:m
排
=4900t=4.9×10
6
kg
“向阳红6号”所受到的浮力为F
浮
=m
排
g=4.9×10
6kg×10Nkg=4.9×10
7
N;
(2)船底受到的压强为P=ρgh=
1×10
3
kgm
3
×10Nkg×6m=6×10
4
Pa
;
(3)“向阳红6号“船巡航的路程为:S=vt=18kmh×6h=108km
因为船匀速行驶,所以
F=f=1.6×10
6
N
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W
=FS=1.0×10
6
N×1.08×10
5
m=1.08×10
11
J.
答:(1)满载时,“向阳红06”船受到的浮力为4.9×10
7
N;(2)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6×10
4
Pa;
(3)巡航的路程为108km
;
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1.08×10
11
J.
点评:
分析轮
船类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时,一般都要利用浮力与重力相等,在此基础上结合阿基
米德原理求解物体的
体积或密度.
8.(2010?陕西)上海世博会采用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纯电动中巴车
用于接待来宾.该车部分
技术参致如表
长宽高(mm) 7 最大车速(kmh) 100
空车质量(kg)
电源
2080
锂电池
最大功率(kw)
80
座位数(含司乘) 15
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以下要求:(g取10Nk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该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 ;
电动车与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比较,它的优点是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该
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空载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5m
2
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车在最大功率下,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5km,需要多长时间?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考点:
重力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析: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1)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求解压强可以结合压强的公式p=
F
进行求解;
S
(3)求解运动时间应该利用公式t=
s
,当车匀速行驶时,其牵引力大
小等于车所受摩擦力的大
V
小,结合功的计算公式W=FS可以求解牵引力的大小.
解答:
解:(1)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因此会增大摩擦力;
电动汽车相对汽油车而言,不会向外排出废气,其特点是较为环保;
(2)由表格可知,空载
时车对路面的压力F=G=mg=2080kg×10Nkg=2.08×10
4
N;
所以车对路面的压强p=
F
=1.39×10
4
Pa;答:车对路面的压强
是1.39×10
4
Pa;
S
(3)所用时间t=
5km
s
==0.05h=180s;牵引力所做的功W=Pt=8×10
4
W×180s=
1.44×10
7
J;
V
100kmh
W
1.44?10
7
J
由W=Fs得F===2880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2880N;
s
5?10
3
m答:以最大车速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需要180s;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2880N.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目,要结合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属于中考的压轴题.
9.(2012?天津)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m高的三楼
,沙子的
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工人匀速
拉绳子
的力为300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Nkg)
求:(1)工人做的总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考点:
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分析:
(1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
利用公式W=Fs求拉力做功;
(2)由于忽略摩擦和绳重,提升动滑轮和桶做的功为额外功,利用W=Gh
求工人做的额外功
.
解答:
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6m=12m,拉力做功:W<
br>总
=FS=300N×12m=3600J;
(2)∵忽略摩擦和绳重,∴W
额
=(G
桶
+G
动
)h=(m
桶
+m
动<
br>)gh=(8kg+2kg)×10Nkg×6m=600J.
答:(1)工人做的总功为3600J;(2)工人做的额外功为600J.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计算,知道忽略摩擦和绳重,提升动滑轮和桶做
的功为额外功
是本题的关键.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0.(2012
?揭阳)某型号挖掘机的质量3000kg,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1.5m
2
.挖掘机在
6s
内将装满铲斗质量为0.75t的泥石送到岸边,挖掘深度H=2m.(如图乙所示)(取g=10
Nkg)求:
(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多少?
(3)若发动机的总功率是20kW,挖泥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多大?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分析:
(1)已
知挖掘机的质量,可以得到其重力;因为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
力;已知对地面的压力
和受力面积,利用P=
F
得到对地面的压强;
S
(2)已知挖掘机挖起泥
石的质量,可以得到重力;已知泥石的重力和挖起的高度,利用W
有用
=Gh
计算对泥
石做的功;
(3)已知发动机的总功率和工作时间,可以得到挖掘机做的总功;求出了对泥石做的有用
功,利
用公式η=
W
有用
W
总
计算挖掘机的机械效率.
(1)挖掘机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g=3000kg×10Nkg=3×10
4
N,挖掘机对地面的压强为
F
3?10
4
N
P===2×10
4
Pa;
2
S
1.5m
(2)泥石的重力为
G=mg=750kg×10Nkg=7.5×10
3
N 对泥石做的功为 W
有用
=Gh=7.5×10
3
N×2m=1.5×10
4
J; (3)挖掘机做的总功为W
总
=Pt=2×10
4
W×6s=1.2×1
0
5
J 挖掘机的机械效率为
η=
W
有用
W
总
1.5?10
4
J
==12.5%.
1.2?10
5J
答:(1)挖掘机对地面的压强为2×10
4
Pa;
(2)挖掘机对泥石做的功为1.5×10
4
J;
(3)挖
掘机的机械效率为12.5%.
点评: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挖掘机的功率
虽然很大,做功快,但机械效率很低,所以我们要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机械,而不是只看效率高度或做功快
慢.
11.(2011?天水)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质量为120kg、底面积为50cm
2
的长方
体物块.
(1)物块未提之前静止在地面上,则物块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1ONkg)
(2)
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块竖直匀速上升3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则拉力F做了多少功?(
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3)若仍用此滑轮组提升重力为150ON的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
(1)物块未提之前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
F
可求对地面的压强;
S
G
可求拉
nF
(2)已
知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根据公式η=
力的大小,最后利用公式W=FS可求拉力做的功;
(3)已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根据公式F=
G?
可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G??G
动
1
(G+G
动
)可求动滑轮的重力;最后利用公式η'=
n
解答:
解
:(1)受力分祈得F
压
=G=mg=120kg×10Nkg=1200N;物块对地面的压
强是
P=
F
压
1200N
==2.4×10
5
Pa
;
?42
S
50?10m
答:物块对地面的压强是2.4×10
5
Pa;
(2)∵η=
GG1200N
;
∴绳子的拉力F===500N; 拉力做功
n
?
?
3?80%nF
W=F?S=F?nh=500N×3×3m=4.5×10
3
J;
答:拉力做功4.5×10
3
J;
1
(3)∵F= (G+G
动
);∴动滑轮的重力G
动
=nF-G=3×500N-1200N=300
N;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G?
1500N
=≈83.3%;
G??G
动
1500N?300N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
br>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做功、机械效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动滑轮上绳子的段
数,要知道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2.方芳用一
杠杆把重1000N的重物从地面匀速提升到二楼阳台上,她设计的杠杆动力臂与阻力
臂之比为4:1,
假定在提升过程中其力臂比不变,则在理想情况下,用多大的力就可达到目的?
实际上她用300N的力
才把重物提起,则此杠杆在提升过程中的机械效率约为多大?(提示:动力
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
动力移动距离与阻力移动距离之比就是4:1.)
考点:
杠杆的机械效率.
分析:
知道阻力(物重大小)和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动力大小; <
br>使用杠杆时,动力移动距离与阻力移动距离之比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知道实际动力大小和物
重大小,利用效率公式求杠杆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
动
=GL
阻
,
∵L
动
:L
阻
=4:1,
∴F=
GL
阻
1000N?1
==250N;
4
L
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L
动
:L
阻
=4:1,∴动力移动距离与阻力移动距离之比:s:h=4:1,η=W
有用
W
总
=
Gh1000N
1
=×≈83.
3%.
Fs
300N
4
答:在理想情况下,用250N的力可达到目的;实
际上她用300N的力才把重物提起,此杠杆在提
升过程中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使用杠杆时动力移动距离与阻力
移
动距离之比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本题的关键.
13.(2007?南通)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3 m,小明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300N的木块
由斜
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240N,绳重不计.求:
(1)小明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考点:
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
分析:
斜面是用来提
高物体位置的,有用功等于物体重力和斜面高度的乘积.总功等于物体沿斜面
向上的拉力和斜面长的乘积
.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使用斜面时,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物体与斜面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
解:(1)W
有用
=Gh=300N×3m=900J
(2
)η=
W
有用
W
总
×100%=
Gh900J
×1
00%=×100%=75%
1200J
FL
(3)W
额外
=W<
br>总
-W
有用
=1200J-900J=300J
f=
W
额外
L
=
300J
=60N
5m
答:(1)小明做的有用功是900J(2)斜面的机械效率75%.(3)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60N.
点评:
此题考查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容易出错的是摩擦力的计算,我们要知道使用斜面时
克
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14.(2012?重庆)如图所示是我市部分中
小学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
合校车12项安全标准.中考期间,××中学的学
生乘坐这种新型安全校车到9km外的考点参加考
试,校车行驶了15min后安全到达考点.求:
(1)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若校车和学生总质量为9000kg,车轮与地
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
2
,求校车对水平路面的
压强;
(3)若校车
以12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路面是匀速行驶,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4500N,求校车发
动机牵引力的
功率.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功率的计算.
分析:
(1)已知校车的行驶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2)校车对水平面上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
水
平路面的压强;
(3)根据P=Fv求出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s
9km
解答:
解:(1)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36kmh;
15
t
h
6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
F=G=mg=9000kg×10Nkg=90000N,
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p=
F90000N
==6×10
5
Pa;
2
S0.15m
(3)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P=F
牵
v=4500N×12ms=5.4×10
4
W.
答:(1)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kmh;
(2)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6×10
5
Pa;
(3)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为5.4×10
4
W.
点评:<
br>本题考查了速度、压强、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和规律的灵活运用以及知道水平面上物体
的压力
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5.(2010?阜新)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如下:
(1)若行驶时人车共重1400
N,每个车轮接触地面面积0.5dm
2
,整
型号:TDR210Z4
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额定电压:48V
(2)电动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受平均阻力60N,在额定功率下,电
电池容量:17AH
动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3)为保证交通安全,很多城市规定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为20kmh,
额定功率:480W
以这个速度行驶从学校到火车站要用30min.电动机对车做了多少
功?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速度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计算公式
的应用.
分析:
(1)车和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根据公式P=
F
可求对地面的压强.
S
(2)已知额定功率和行驶速度,根据公式P=FV可求匀速行驶速度.
(3)先求出行驶的距离,再根据公式W=FS求出做的功.
解答:
解:(1)P=
F
G
总
1400N
===1.4×10
5
P
a
.
?22
S
S0.5?10?2m
答: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
.4×10
5
Pa.
(2)V=
P
额
F
阻
=
480W
=8ms=28.8kmh.
60N
答: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8.8kmh.
(3)距离为S
1
=V
1
t=
20kmh×
30
h=10km=10
4
m, 做功W=F
阻S
1
=60N×10
4
m=6×10
5
J.
60
答:电动机对车做功为6×10
5
J.
点评:
本题考
查速度、压强和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最容易出错的是车轮与地面的接触
面积,是两个车轮的
,不是一个,还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匀速行驶时牵引
力等于阻力,做功的必要条
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精品文档
early的副词-什么的草地
salao-先中间后两边的字
着火三要素-a3纸是几开
help的形容词-缀组词和拼音
赞美白衣天使的句子-未成对电子数怎么算
this的复数形式-0是偶数吗
100作业帮-500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含人体器官的成语-跳高的英文
-
上一篇:(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下一篇:上海初三物理一模压强计算汇编备课讲稿